返回

第两千四百七十四章 尊重知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千四百七十四章 尊重知识 (第2/3页)

同时期的书籍,对于彝文的称呼都不一样,这一点周至在之前收集资料的时候就曾经发现过。

    有些书籍成彝文为“夷文”,也有称“爨文”,“韪书”,尤其以民国资料最为杂乱,不同的作者,称其为“倮文”,“蛮文”,“散民文”,“罗罗文”,“子君文”,“纳苏”的都有。

    请教过老赤日后才知道,不同朝代的称呼不一样,“爨文”是宋前,“韪书”是元后,而民国那一堆乱七八糟的称呼,其实更多是因为学者深入研究时,所在的彝族家支不一样,因此采用了各个家支自己的称呼。

    这个体系就显得颇为庞杂了。

    除了这类印刷成书的资料,三个洞窟里头存放最多的就是各种手抄的经文。

    经文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周至不认识彝文,不知道都是什么意思,但是不少手抄本上部份是图案,下部分是文字,仅仅从图案上分辨,周至都能够看得出祭祀、占卜、律历、历史、文艺、医药、神话好几类。

    比如祭祀,上面部分画着身着彩衣的毕摩,手里拿着各种法器舞蹈的样子。

    比如占卜,就看得到毕摩牵着牛,或者杀鸡的图画,画面上都是周至看老赤日实操过的动作。

    历史往往和神话也是画在一起的,有创世开始神树的想象,或者从混沌到首先出现的水、星、五神人手持工具开天辟地的图案。

    其余的也有类似的配图,画风简单而粗朴,颜色只有墨水与朱砂两色,但是意思表达得还是很到位的。

    等到进到第二间,周至就知道这次一定开出大宝藏了。

    这里有许多木架,木架上放着一摞摞包裹得非常仔细的布囊。

    取出一个红布的布囊打开,周至发现里边是经卷,但是是用彝族特有的收藏经卷的方式收纳起来的。

    这类经卷的幅面都比较大,长宽差不多都有六七十厘米,二三十页定订成一本,纸张比较软薄,纸质还是相当粗糙的,订好后会用一根竹竿压着,然后将书册围绕着竹竿卷成筒状,再在外边包裹上布料,用绳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