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板甲的优劣势 (第2/3页)
一省之地,茶税只有区区几十两,闹着玩呢?
原平县的府库情况也大致如此,府库中银子只有区区几百两,但里面的物资价值却要远超这些白银。
刘易看向了登记武库的内容。
原平县武库,现存腰刀一百四十七把,长枪五百杆,弓弩三十张,箭矢三百枚,火铳二十把……
原平武库中的物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但却没有甲胄!
一是因为原平的武库只是用来防备盗贼和维持治安的,再加上原平县不远就是鼓山卫,所以朝廷并没有下发甲胄。
二则是因为甲胄是朝廷的违禁品,只有军队能够装备,为了防止地方叛乱,地方的武库不允许有甲胄。
这些物资可谓是一笔天文数字。
“父亲,不能漏了赵德全那狗官的宅子。”
刘易看完,放下账本开口提醒到。
刘老爷眼睛猛然一亮,大笑道。
“哈哈哈!好!”
“若不是吾儿提醒,为父差点忘了。”
大明的地方官员为了表示自己清正廉明,上任之后,一般都是住在官衙里,但也仅仅只是明面上如此。
官员为官一任,怎么可能不在地方捞点钱。
钱捞多了,放在官衙总感觉心里有点发虚,没安全感。
所以大多都会选择在本地买一套宅子,专门用于豢养外室和存放捞来的银子。
到了明末,吏治崩坏,贪官污吏横行,这种事情变得越发寻常。
赵德全身为知县,虽然上任没多长时间,但其贪婪的嘴脸却也是显露无疑。
短短几月时间,便在原平县买了宅子。
肯定还积攒有不少的银两!
甚至说不定赵德全的家产,比原平县的府库还要富。
刘老爷颇为感叹的说了一句。
“哈哈,为父今日总算了解流寇为何攻破一城必取府库,必掠乡绅了。”
……
刘老爷派出人手去抄没那些乡绅的家宅和田产。
刘易则是带着武库中的武器兵甲,返回了刘家在东山的矿场。
原平县武库中虽然武器不少,但质量就有些没办法说了。
大明朝廷的某些人,连和建奴作战的边军的武器兵甲都能克扣,就更别说这些州县的武库了。
那质量,还真不一定就能比得上王家的斧头!
为了保险起见,刘易压根就没准备使用武库中的兵器,打算将那些兵器干脆全部回炉重练。
随着水力锻锤的出现,刘家的矿场上兵器甲胄的生产速度正在呈现直线上升趋势。
一块块铁锭被水力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