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洋 (第2/3页)

为援救占城国,实为开启筹备已久的下西洋。

    徐灏不会为了宣扬天朝国威。出于政治目的而出海,一切以低调开辟海上的贸易路线,建立殖民地口岸为目标。

    几年来因为朝廷的默许,倭寇的近乎绝迹,福建广东百姓陆续返回阔别多年的海边为生,很快有商人开始筹备船队,这一次跟随而来的商船多达数十艘,每天还有新的商船络绎不绝前来以货易货。

    徐灏很厌恶务虚的朝贡体系,懒得去满足帝王和大臣们的虚荣心,所谓一等洋人四等汉的说法貌似就源自明朝,中国的传统礼仪在对待蛮夷上真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历史上郑和旅游一圈,带回来那么多藩王,动辄赏赐丝绸数千匹,瓷器上千件,铜钱无数,光赐给倭国足利义满的铜钱就有一百五十万,次年又赏赐一千五百万枚,王妃五百万枚,使得倭国几十年里不用自己铸造铜钱了,便宜外国人的举动实在令徐灏非常莫名其妙,就为了减少倭寇?

    所幸由于徐灏的横空出世,所有赏赐都取消或减少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最近足利义满为了平息大明怒火,面对强势的大明水师,主动赔偿了八万两黄金。

    此外招待进贡的使节团,所有花销都得明朝负担,还得赏赐不菲的车马费,人家一边卖自家的商品,一边拿着巨额赏赐,免费搭乘宝船满载而归,如果是出于经济军事的利益需要也就罢了,明朝求得竟只是个仁义之邦的名声,这不是有病吗?

    类似之事还有阉人,周边属国都喜欢进贡阉割的男童,朱棣同志屡次悲天悯人的表示不忍骨肉分离,不忍此种酷刑在各国百姓身上发生。实在太他娘的虚伪了,难道汉人当太监就不残忍了?

    总之徐灏绝对不允许航海沦为满足皇帝贵族奢侈享受的垄断行为,一切收获都要尽可能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库收入。

    岸边有以极为低廉的价钱买来的奴隶两千人,正在新开辟的田地间劳作,随船带来的工匠在修建数百栋尖顶仓库,徐灏认为占城第一宝物应该是占城稻,户部官员在采集优良稻种,等返回中原后继续在沿海各省以及台湾推广种植。

    每艘商船都得载着一半的稻米返航,用关税冲抵运费,短短两个月,数十万石的粮食顺利抵达江南,迅速平抑了粮价。

    东南亚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一年三熟四熟的稻米,常年水果充足,情报显示安南总人口竟然达到惊人的三百八十多万户,大概差不多近千万人了,徐灏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水分,不过就算人口减少到一半,也很难长期占据。

    占城国人口大概也有三四百万,其中主要信仰婆罗门教。是以徐灏有先前的一段话,佛教作为被取代的国教,信仰的人口也不少,目前是伊斯兰最兴盛的时期,大概有两三万的占城人皈依了白衣。

    因为海盗猖獗和战乱等原因,汉人商船一般不太愿意深入南洋,占城算是沟通南洋的中转站,凭此有实力和周边国家长期战争。

    第二站爪哇国即是后世的印尼,人口多达恐怖的近亿,也是汉人聚居最多的地方。陈祖义率领的海盗纵横南洋。新晋海商和传统走私海商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