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六章 基因组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一十六章 基因组学 (第2/3页)

起。

    坐在教室后面的教授们,也只好安静的听讲。

    这要是换一个本校的年轻人,教授们肯定是站起来反对了:你丫说的是啥?

    但换成了杨锐,就没有人敢随便说话了。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杨锐发表在《cell》上的论文,至今引用超过2000,这个数字,就好像电影票房破2亿美元一样——在业内,这都属于传奇式的牛人的专利。

    杨锐为什么能坐在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负责人位置上,无人质疑?因为杨锐在离子通道方面所做的贡献是世界级的,用粗鄙一点的话来说,所有离子通道领域的学者都被杨锐教做人了。

    截止84年的现在,离子通道领域的所有重大的发现,几乎都是在杨锐的论文的基础上做的。2000个引用数,就是这样子积累出来的。

    所以,哪怕杨锐是以学生的身份,成为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负责人,包括北大乃至北京的各大学的学术界,都没有什么反应。

    实在是不敢,看着那么多领域内的大牛,在顶级论文刊登的论文里,恭恭敬敬的感谢ruiyang的贡献,看着一篇篇牛的不行的论文后面的参考资料,第一条就写着ruiyang,谁敢质疑杨锐离子通道方面的权威?

    pcr就更厉害了。

    原始版的pcr就号称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论文。用不客气的说法,诺贝尔奖是无法忽视pcr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创造的数以万计的引用数,而不得不颁发给pcr的发明者。

    经过杨锐改版的pcr就更厉害了,现在距离发表才几个月时间,使用pcr技术的世界一流实验室就有数十个之多,等他们的成果出来,还不知道要刷论文刷成什么样。

    而且,就算是不懂pcr是怎么回事的,看诺贝尔奖提名,也该醒脑了。

    在做出一项国内领先成果,就可以等着评院士的时代,杨锐的两项突出成果,早就被国内学者看的滚瓜烂熟了。

    这样的杨锐,要不是北大在读学生的身份,哪怕他只有18岁,清华也要把他供起来的。

    也就是他的北大生的身份尴尬,清华才将他放在这里上大课。

    尽管如此,也没有哪个教授敢贸贸然的质疑杨锐。

    就算眼下有疑惑,也要回去慢慢揣摩一番,互相探问后再质疑吧。

    说的现实一点,质疑杨锐的论文,起码也能发一篇sci影响因子3。0的文章,不能白白的在课堂上质疑浪费了。

    教授们一边思考,一边飞快的记笔记。

    底下的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见证一门新的学科在创立,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