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2/3页)
支持,他自己对这样的病已经养成 习惯了,这个病对他已经不能产生很大的干扰。
「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菩萨为了要去勤修这种殊胜的善品,佛法讲殊胜的善品都是讲智慧,就是你刚好在听闻、或者在思惟一个法义,在培养你内心的观照力跟调伏力,你内心当中正在栽培一个影响你生命重大的一个功德,你不想间断。
「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断」。前面是偏重在闻慧,一种解门的闻慧,闻思智慧;这个地方指的是一个行门的加行,你刚好在从事一个拜忏、或者打佛七的行门加行,你不想让它间断。
「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就是说你自己的智慧愚痴、心思粗重,你对于你自己所闻的法义都很难去领纳、很难去忆持,也很难去通达。
就是一个初学者,如果自己的外缘太多,经常去看病会障碍自己的道业,这种情况就是开缘。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佛陀的意思,刚开始偏重在断恶修善,先以断恶修善的自利为基础,才能考虑利他的。
「若先许余为作供事」,你已经答应别人来作供事了,这个时间刚好冲突,拨不出时间出来。
辛二、例有苦者
如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欲除其苦,当知亦尔。
正如前面的色身有病,这个地方是指内心有苦,他身体很健康,但是他内心遇到一些苦恼的障碍,他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他对这个不如意的事情产生坚固的执着,这个事情就障碍在那个地方,他通不过去了,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作一些助伴去开导安慰,来拔除他的痛苦,当知亦尔,跟前面有病的情况、犯不犯乃至开缘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
摄众生戒主要是两个方向:第一个是他的身体健康的时候,他要做一些善法,我们菩萨站在一种随喜鼓励的角度,应该为他作种种的资助;第二个是他身体有病、或者内心有苦恼的情况出现,菩萨这个时候该你出现的时候要出现,来作种种的助伴,鼓励安慰。
前面一条戒的助伴戒是不通于声闻戒法,就是他修善,在声闻戒里面不强调你要去作助伴;但是病苦现前的时候,这一条戒通声闻戒。
你看佛陀有一次在僧团当中,有大富长者要修福报,请大众师去供养,佛陀这个时候没有参加,大众师去供养以后,佛陀去巡视僧团的寮房,就看到一个有病痛的比丘都没人照顾,身体又脏又乱、衣服也没补,佛陀为他洗涤身体、为他缝制衣服,等大众师回来以后,佛陀就种种的诃责,就制定说:以后在僧团当中,只要比丘、比丘尼有病,如果有人发心是最好,如果没有发心的情况应该要僧差,次第的差僧来照顾这个病苦的比丘、比丘尼。
我一路想,一个出家人也是难得,他把他的生命献给三宝,他也就没有眷属来照顾他,这个时候我们僧团的执事就是要负起责任,给他一些温暖。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时候,他的心力强,你给他助不助伴,影响不大的;但是一个人身体病痛的时候,他需要别人的关怀。所以「我也不是医生」,没有错,但是就算你去照顾他、你去看顾他,对他实质帮助不大,但是你在旁边的陪伴,你给他一些佛法的鼓励、精神上的安慰,对他是意义重大,意义重大。
他可能就是一个关键,他可能这个时候甚至于要退失三宝的信心,因为你的出现,他这个障碍通过去了。所以出家人也应该要互相帮助,正如佛陀说的,如果有人发心最好,没有人发心的话僧差,把他当做一个僧团的事情来处理,他不是个人的问题了,这是僧团的责任。
所以在《梵网经》当中讲到八种福田,说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八种法能够引生广大的福田:
第一个是佛,佛陀有说法之恩,我们今天能够明白道理,是因为佛陀的出世说法;
第二个是圣人,三乘的圣人都有使令佛法相续延持的作用,圣人有住持正法的功德;
第三个是和尚,就是你的剃度、或者受戒的本师;
第四个是阿阇梨,阿阇梨就是教授师,教授你戒法、或者是教法的教授师;
第五个是僧,僧宝,僧宝的住世就使令正法住世,佛法二宝赖僧弘传。前面五个是属于敬田,我们所恭敬的,敬田我们去造作引生广大的福德。
第六个是父亲、第七个是母亲,父母亲是我们的恩田,他对我们有恩,我们今天能够供养也是广大的福田;
第八个是病人,悲田,因为他生命当中,不管他色身有痛苦、或者内心有障碍,这个时候在他生命当中最需要别人帮助。
在整个八福田当中,《梵网经》说「看病是最大的福田」,因为他最需要。
就是说佛菩萨的功德广大,你去照顾祂,对祂是锦上添花;但是一个病人、一个内心有障碍的人,我们去照顾他,那是雪中送炭,雪中送炭的意义是超过锦上添花的,因为他生命当中正需要别人伸出援手,你拉他一把,他可能生命就有很大的变化。
所以在摄受众生,我们在菩萨戒法是两个情况:第一个是他身体健康的时候,他修学善法,我们给他鼓励、摄受;第二个是他身体有病痛、内心有障碍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现前给他鼓励安慰,使令他过这个难关。
这个是在摄受众生的第一条戒同事摄,就是说你这个事情你不一定需要,但是众生有需要,我们应该伸出援手。
己二、障爱语摄─非理不谏戒
庚一、有违犯
辛一、染违犯
首先我们解释爱语的体性,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什么是爱语呢?「谓诸菩萨,常乐宣说,可悦言词,引摄法义。」
谓诸菩萨,这个菩萨常乐宣说,他经常喜欢宣说,可悦就是要你欢喜的言词,也就是说他表达这个言词的时候,是以柔和、欢喜的情况来表达,使令大家听了以后欢喜,这个言词能够引摄法义。
先讲这个摄,就是这个言词本身就含摄很多佛法的道理;第二个叫引,就是这个言词本身不是佛法的道理,但是它能够引生佛法的道理,能够当佛法道理的前方便。
我们对于这样能够「引摄法义」的言词,以柔和的方式来表达,这叫爱语。爱语只有一条戒,就是非理不谏戒,这当中分两科,庚一、有违犯,这当中先看辛一、染违犯,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见诸有情,见也等于是见闻觉知,有情众生的心情只有一个,希望能够离开痛苦、追求安乐,每一个有情都是这样。他是怎么样追求安乐呢?或者有些人偏重在为求现法,有些人他偏重在追求现世的安乐,把所有的精神体力放在追求现世的安乐;有些人他对今生的安乐放弃了,他积集善业,他希望追求来世的安乐,他知道今生的安乐已经没有希望了。
有情众生的心情是想追求现世的安乐、或者是来世的安乐,但是不幸的是因为他的愚痴,他广行非理,他本来想追求安乐,结果他创造了一个痛苦的因缘,做一些不如法、不如理的事。
我们举例子说,比如说他想追求安乐,结果去杀生,杀畜生来供养三宝,这个是颠倒,你供养三宝是追求安乐,结果你去杀生,那就是你不明白安乐的因缘是怎么回事。
或者说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想供养、安立一个佛堂,佛堂是好事情供养佛陀,但是你这个佛堂是安立在下房、楼下,你自己住在上方,那就是错了。供养佛堂是积集福田,结果你住在佛像的上面,每天都在折损福报。也就是说有情众生他实在是自己的愚痴,因为他没有学习经论,虽然他出自一片的好心想要去积集善业,结果是得到反效果,他创造一个痛苦的因缘。
这个时候菩萨知道这件事情了,这个菩萨怀嫌恨心,这个菩萨看不起这个众生,不屑跟他说法;或者怀恚恼心,这个做错事情的众生可能曾经对不起你,你对他有恚恼心;所以你就不为他宣说如实的正理,你没有把正确离苦得乐的因缘告诉他,你这样子就是犯到菩萨戒法。
我们可以这样讲,一切罪业的根本在愚痴。一个人为什么愚痴呢?因为他愚痴,他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也就不会惭愧心,他做错了他也改不过来,他改不过来。这个时候善知识在旁边看到了,你自己学习过戒律、学习过教理,你通达正确的因缘观,这个时候你没有为他如理的宣说,让他的生命一直造作罪业的痛苦因缘,这样子就违背了我们的大悲心,是这个意思。
辛二、非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宣说,非染违犯。
你之所以不为他宣说,实在是事情忙碌、身心疲惫,一时的懒惰懈怠,不为他宣说真实的道理,不是依止嫌弃跟瞋恼之心,这样子是犯了比较轻的突吉罗罪。
庚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若自无知;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者说;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余善友摄受;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若发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若复知彼性弊儱戾:不为宣说,皆无违犯。
开缘情况有十一条:
第一条「若自无知」,你对这个佛法因果的观念,你自己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安乐的因缘、什么是痛苦的因缘,你没有学,你自然也不知道,你不知道当然不能随便宣说。
「若无气力」,你对于这个因缘观,不管是戒律、不管是教理都通达,但是身体虚弱,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
「若转请他有力者说」,就是可能你自己的德行轻薄,德行轻薄讲话也没有摄受力,你转请其它有德行的人来为他宣说,这是可以的。
「若即彼人自有智力」,就是说这个广行非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