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集《楞严经修学应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集《楞严经修学应用》 (第3/3页)

,一定的。一个人活在妄想,你一天拜多少拜佛、念多少佛号都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你本质是妄想。妄想创造出来的功德都是生灭的,《楞严经》上说的,你用沙去煮饭,煮了很久,叫作热沙嘛,它跟菩提道没有关系的。所以,如果你开始修首楞严王三昧,你开始远离妄想的时候,第一个功德会出现,你的心量扩大了,你对众生的差别相开始包容,每一个众生都有他过去的因缘,如此而已,那只是一个假相而已。你不要执着,也不要太当真。第一个,你的心胸扩大。

    第二个、佛,觉悟。你向内的观照、智慧,每一件事情,你不会太冲动,不会老是跟着感觉走,开始用智慧的光明来抉择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一个跟着妄想走的人,他老是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你一个开始回光返照的人,开始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他多一份理智的抉择。

    第三个,顶——妙用无穷。他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逆境有逆境的修法,顺境有顺境的修法,叫顺逆皆方便。他整个菩萨道的作用更加地不可思议,随缘来断恶修善度众生,每一个因缘对他来说都是增上的。所以这个叫大佛顶。你从这个大佛顶来检查你自己是不是从妄想心慢慢地往真如的心在靠近了,这三个是一个检查标准。

    我们来看今天的总结的附表。整个《楞严经》正见篇的前言,我们看《楞严经修学应用》的第一个——正见篇,主要的探讨就是生命的安住问题。菩萨以何为住?

    第一个,你还是习惯以妄想为住。以妄想为住的人,这个人就有两个过失,第一个,你今生的心是非常不安稳的。因为外境的变化就会改变你的妄想、改变你的感觉,所以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很不安,不管你福报多大,你的不安稳性永远存在,你没有安全感,因为你以妄想为住嘛,妄想跟外境是牵动的。

    第二个,你来生会有无量无边的轮回等着你,因为你启动了轮回的力量。我们一念心有两个开关。你活在妄想,你就是把生死轮回的开关打开了,佛是救不了你的。不是佛不救你,是没办法救。佛陀不能进入到你的妄想告诉你自己你错了,不可能。佛陀只是说法让你自己觉悟,觉悟是你要自己觉悟的。佛陀只是说法让你觉悟,你要自己觉悟的。所以,在整个菩萨道当中,我们暂且不谈修行的问题,暂且看一看你的心住在哪里,因为这是根本。

    在本经的角度,你先以真如为住,以一念清净心为住,不能住在妄想。那么住在真如的人,他在看人生就有两个重点,这个因缘观,我从什么地方来,我将往哪里而去。在《楞严经》的角度来看人生,它不是看今生,因为你看今生你就很容易执着了,你必须把过去生跟未来生同时来看。《楞严经》遇到事情,先问你自己,这个事情你从什么地方来?

    第二个,你将往哪里而去?比方说我们的色身,它从什么地方来?你说它从前生而来——不对呀!你前生也不是长这个样子啊!你前生的想法也不是这个想法啊!所以,我们的身心世界是从空性而来,那只是一种因缘业力的和合,因缘和合虚妄有生。那么当我们时间结束的时候,我现在的长相、我释净界的长相、我现在的想法又跑哪里去呢?又回到空性去了,又觅之了不可得。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人生,从《楞严经》的角度,叫作没头没尾。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只就是当下因缘和合的一个虚妄的假相而已。但这个虚妄的假相你不能完全否定,你要假借这个假相来断恶修善度众生、借假修真。

    所以,《楞严经》是否定过去——来无所从,第二个、否定未来;但是把握当下。

    我们现在对生命很执着,因为我们产生常见——你看,这个儿子是我的儿子,不错嘞!但是你要想说,我本来没有这个儿子,我本来没有这个女儿嘛。你就用平常心,那只是个因缘和合的假相。《楞严经》是站在一个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我们一般人是面对一个——诶,这就是我的东西——是住在这个角度来看人生,就起颠倒。所以《楞严经》的人生观是我们从清净的空性而来,我们也回到清净的空性而去,所以人生只就是一个过程,让你历事练心的过程。

    所以《楞严经》的想法认为,人生不是来受用的,来受用你就完了,就住在上面。《楞严经》认为人生是来历练的,利用你现前的因缘假相来断恶修善度众生。既然是来历练的,好坏都是历练。一个人也不要太多顺境了,有点逆境会产生一种出离的动力。所以,《楞严经》的思考,它在看人生是看到它的过去、现在、未来。

    我们看第二段。我们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是从业感缘起,我们从教理当中所遇到的思想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我们今生是由于过去的善业、恶业决定的,我们今生到来生去,也由于今生的善恶业又创造一个来生的果报,所以我们从这个善恶业当中培养慈善的心来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安住善业。

    但是安住善业有一个缺点——因为业力你做不了主的,阿赖耶识做主,因为我们有无量无边的过去的善恶业力。所以你一个人以业力的思考,那你就很麻烦了,因为你活在阿赖耶识当中,你就没有主动权。那么我们从业力的思考要提升到真如的思考,你要观察:

    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

    我们把这个因缘的业力拨开来,看到了我们一念的清净心,我虽业障深重,但是业障也是因缘所生法,把它剥开来,看到我的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诸佛虽然万德庄严,但是万德庄严也是因缘所生法,把它剥开来,佛的心也是清净本然。这个时候我们感觉到,自他无二,其体无别。所以,我们从这样的一个正念真如的觉悟,我们知道了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本来没有的,真如是我们本具的,而安住真如。

    这个时候,我们开始站在一个清净心的角度来面对人生,但是不要去排斥当下的因缘,因为你必须要假借现前的因缘来断恶修善度众生,去创造更美好的来生。

    我们看第三、结劝。

    整个《楞严经》就是对真如的观察,智慧的观察,这个观察叫作“乘”,它能够使令我们从痛苦的此岸而到达一个安乐的彼岸。我们刚开始,在《法华经》上说,我们从业感的思考是羊车跟鹿车,速度比较慢,结果是入道多辛苦、行道多退转。因为我们一般人是跟着感觉走,住在妄想,依止妄想来断恶修善度众生,那么这样子,过程当中我们会被外境牵动,因为妄想跟外境是牵动的,所以我们感到心中很多很多的障碍,也很容易退转。因为我们遇到好的环境我们就进步,遇到恶的因缘刺激我们就退转。因为我们活在妄想,就很容易被外境影响。

    从《楞严经》的角度,大白牛车就是安住真如,是从本来无一物当中而产生你的成佛之道,这个时候,你的心是坚固的。修《楞严经》的人是怎么样?从被动变成主动。我们一个人不能安住真如,你大概就被过去的业力牵着走,你摆脱不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一个大仓库,把过去生你所造的业都累积起来,把你所起的烦恼都累积起来。它要丢一个烦恼给你、丢一个业力给你,你就团团转了。

    修《楞严经》的人就是,我不随你阿赖耶识而转,我安住一念清净心,你才能够跟过去彻底地切割。如果我们今天不能跟过去切割,你今生就很难修行,你就背负了无量的过去,那你就很辛苦。所以说,你的思考会影响到你的乘,就是做什么车子,会影响到你的进步的快慢。我们必须在平常就训练一个正念真如的思考,你临命终的时候才能够脱离你五蕴身心的干扰。所有的思想都是训练出来的,只要你愿意踏出第一步,你就会慢慢改变。

    当然第一件事情——你先明白道理。反正我们的内心就是两个选择,第一、跟着妄想走,第二个、你跟着真如走,就这两个选择而已。跟着妄想走,你的心就躁动不安;跟着妄想走,你就启动了生死的力量,你很难摆脱过去。你即便今生努力用功,但是你不要忽略你过去生所造的业等着你。阿赖耶识你要摆脱不了它,我们就很难修行。

    《楞严经》就是不随妄转,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安住真如。你要告诉你自己,你本来没有烦恼,你本来没有罪业,你本来没有生死。你们真能相信这件事么?能相信啊——有大乘善根!你相信这个道理,你安住在这个道理,你后面的路就比较好走了,差很多,这叫称性起修。所以,我们现在,你修行的心态是很重要。

    其实,我们刚开始一个初学者,今天你拜多少拜佛、你念了多少佛,其实这个事相不是关键。你看禅宗的人,见面道一句,你依何道理而住在此修行?道一句,他就知道你心住在哪里。他一看你还是活在妄想,掉头就走,“犹是阶下汉”,你根本没有上路。以古人的标准,你还活在妄想,你这个人还没上高速公路。别说到目的地,你还在市区打转,你还没有认清路头,你还没有资格谈修行。天台宗叫“缘修”,你跟三宝结结缘。你还没有把心带回家,你还没有找到涅盘的根本。你连根本都没有找到,它怎么会产生枝叶花果出来呢?

    所以说,你平常喜欢拜佛,你还去拜佛;你平常喜欢持咒,你还持咒;你该做什么善法,布施、持戒、忍辱,你该做什么你还做什么。但是记住一句话——改变你的心态。不要再跟着妄想走,跟着你一念清净心走,你的生命就会产生重大变化,因为你的根本改变了。

    你不是用沙来煮饭了,是用米来煮饭了。这个时候我们容易跟诸佛菩萨感应道交,因为佛菩萨的心也是活在真如,我们的心也是活在真如,那么这个叫心心相印,很容易感应道交。如果我们活在妄想,佛菩萨活在真如,那个很难感应的,本质不同嘛!所以,我们现在不是真实地证到真如,但是起码我们要随顺真如,我们要走在真如的道路上,已经开始随顺了。这个时候,我们开始看到未来的希望。

    如果我们还是活在妄想,那我们看不到你的未来,看不到希望。因为你没有做出改变,那就是一个惑业苦,一种轮回的力量,还是被它牵动。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好好地去思考,我们的内心有真如的心、有妄想的心,到底你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你做出选择以后,它会很直接地影响到我们来生的相貌,会影响到你临终的正念。

    这个是我们要谈到的整个《楞严经》的大方向的思考,细节的部分我们明天再来介绍细节。

    好,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