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金刚变相,武艺天下尊 (万字章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章 金刚变相,武艺天下尊 (万字章节) (第3/3页)

,只竖起一根大拇指,赞许道:

    “够坦率、有脾气,不愧是我看中的徒弟。”

    厉若海这下彻底无语了,只别过脸去,懒得看这没脸没皮的装嫩小孩。

    徐行也不管闹别扭的便宜徒弟,而是转过头去,双手抱拳,朝石壁深深鞠了一躬,沉声道:

    “传法之恩,来日定有所报。”

    厉若海听出他言语中的认真,挑起如两口薄锐利刃一般的柳眉,不禁问道:

    “为了这五六成真意,你就要挑上魔师宫?”

    徐行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

    “就算没有这件事,我也迟早会找蒙赤行、庞斑论武。

    并且,受人恩惠,无论大小,本就该有所偿还,些许麻烦又算什么。”

    徐行说完,又抬起头,问道:

    “若是不惹麻烦,我还来这里做什么?厉姑娘,难道你希望来到世间走一遭,天下事事皆与你无关?”

    厉若海琼鼻一皱,双手抱胸,再次挑眉,极其干脆地反问道:

    “你觉得呢?”

    徐行抚掌而笑:

    “正因如此,咱们才能同行一道嘛。”

    他转过头,看向东方的天际,悠然道:

    “我是初来贵地,很多事都只知道个大概,这一路上,便指望厉姑娘为我解惑了。”

    厉若海点点头,她本就好奇徐行的来历,正好借此机会,交流一番。

    既然此间事了,两人便一路东行,直往东岛而去。

    一路上,厉若海也为徐行科普了很多,关于这个世界的常识。

    首先要说的,自然是那一场延绵数年、遗祸无穷的天变,以及天变之后这几十年间,天下江湖的势力格局。

    徐行也才知道,这个世界的武道发展虽然还更胜过北宋世界,却并未呈现出群雄割据、四处烽火的格局。

    只因在漫长的发展中,武林势力早已完成了内部统合,几乎八九成的高手,都被几大龙头势力所把持、掌控。

    如厉若海这样的散修高手,可谓是罕见至极。

    在北宋世界,朝廷势力虽被削弱到极点,但无论是身为正道魁首的诸葛正我,还是意图谋反的左武王,都要在这个框架下做事。

    其下的帮派厮杀,亦多是朝中几大派系互相倾轧、敌对的延伸结果,如无量山之战、以及针对乔峰之事,皆是如此。

    可是到了这个世界,就连朝廷本身都已不复存在,天下人关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几大龙头势力上。

    即便是如今盘踞塞外的蒙元残部,也是要依托于大轮寺、魔师宫的强势,才能幸存。

    与其说这两大武学圣地乃是蒙元的镇国大宗,倒不如说蒙元乃是他们的附庸。

    这也是为何,薛禅虽是身为皇室后裔,亦要入魔师宫求学。

    而与塞外这两大人才辈出、高手如云的武学圣地相比,中原武林就不免显得有些青黄不接。

    只因那场天变实在是来得太巧,身为中原武林支柱的几位白道大宗师,悉数破碎虚空,几乎不曾留下传承。

    天变之后成长起来的这一辈人中,更是无人能与“魔师”抗衡。

    是以,在顶尖战力层面,中原只能靠着昔日随传鹰传大侠探索“惊雁宫”的几位老辈宗师,“双绝拐”碧空晴、“气王”凌渡虚等人撑场面。

    至于东岛、西城两大圣地,则是互为死敌,几乎不参与中原和蒙元的斗争。

    听到这里,徐行不禁有些好奇了。

    若正道却如厉若海所说,那究竟是如何在八思巴、蒙赤行这两位濒临飞升的半步破碎高手面前,守住中原不失,甚至令蒙元难以南下半步?

    厉若海说到这里,那一向充满自信的面容上,首次显出了徐行前所未见的崇敬神色。

    其实,真正令两位陆地真仙不能南下的,并非是一众老宗师,而是一座山,或者说山上的一个人。

    那个人,就叫做张三丰。

    之所以说,在天变之际破碎的高手,是“几乎”没人留下传承,就是因为这个张老道的存在。

    没有人知道,张三丰究竟是何来历,他第一次现世,便是以老道人的形貌,出现在“无上宗师”令东来悟道飞升的十绝关中。

    以至于有很多人都认为,张三丰正是令东来的传人,张三丰也不曾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

    但若说是传人,这张老道的年岁看上去未免有些太大,实力也有些太强。

    所以,江湖中还暗中流传着另一种说法。

    其实令东来根本就没有飞升,只是修行出了某种变故,最终才成了现在这个张三丰。

    这老道人自出世以来,其实出手寥寥,却无一不是惊世骇俗的壮举,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一处,便是以一己之力,镇压了几位破碎高手留下的“空洞”,平定了天地元气暴动,提前制止了天变造成的灾祸。

    此事之后,张老道更是在武当山上,召开天下英雄会,以寡凌众,令当初享誉白道的八大门派悉数俯首称臣,称他为“武艺天下尊”。

    就连行事向来高深莫测的慈航静斋、净念禅宗都承认了这老道士武林盟主的身份。

    据说当日大会之时,八思巴、蒙赤行亦隐藏身份前来,与张三丰对了一掌,只觉没有必胜之把握,才抽身离去。

    这便是“天下会”的由来。

    自那以后,这老道士便端坐武当山巅,以自己的独创的“十阳境界”,致力于修补“空洞”,极少现世。

    只是武当山中,偶尔出现的“十日凌空”之景,才向世人彰显着这位张真人的存在。

    不过,江湖也有传言说,张三丰这个裱糊匠虽是弥平了一场灾祸,却也令本就困难的“破碎虚空”变得越发艰难。

    任何人只要想踏出最后一步,都少不得要和这老道士做过一场,八思巴、蒙赤行两人这些年来,之所以深居简出,正是为了此事而筹备。

    并且,由于这个消息乃是来自当年传鹰传大侠留在世间的唯一后裔,鹰缘活佛,所以很少有人怀疑其真实性。

    也有很多人认为,鹰缘之所以甘愿入住大轮寺,就是为了除掉张三丰,好踏出最后一步,去见他那举世无双,却素未蒙面的父亲传鹰。

    说到这里,就连厉若海的神情也有些复杂。

    她虽是立志于“破碎虚空”的武道狂热者,却也不愿为了自己超脱,令天下再次受灾,更不愿对上张三丰这个甘愿为万民付出的老真人。

    不过,很快厉若海就平复了心情。

    毕竟,纵然是以她的年纪和天资,想踏出最后一步,只怕也要耗费几十年的光阴,等到那时,天下究竟是何种模样,倒也难说的很。

    徐行听完这些事后,也有些心神摇曳,目光圆睁,几乎不能自持,过了好一会儿,才平复心绪。

    张三丰,嘿,好一个张三丰!

    虽然心中对这个“武艺天下尊”的老道人充满了兴趣,但徐行也有自知之明,强行将这股兴奋压制了下去,只是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徐行根据厉若海的讲述,四密尊者的念头,以及渊头陀残存的信息,对照来看,对自己目前的实力,也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以他目前的功力,纵然是对上一位空境第二重天的老牌宗师,只怕都会有些吃力,难言必胜。

    若是蒙赤行这等大宗师出手,徐行就是不得不遁走,更何况是能够一人镇压天下,修补天地空洞、抹平元气洪流的张三丰?

    不过,脑中虽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但徐行却没有丝毫气馁。

    他眺望远方,情不自禁地咧开嘴,露出一排圆润白牙,笑得无比欢快,甚至有几分纯粹符合外貌的天真稚气。

    这样的世界,对徐行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

    ——正邪立场分明,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有值得欣赏的壮阔风景,还有一尊屹立天地的武道顶峰,等着他去挑战。

    带着这样的感慨,徐行在这一路东行的路途中,将更多心力,都投注到对“大金刚神力”的学习中。

    他希望能够早日将自己体内那部分属于四密尊者的纯化真气利用起来,重铸真形法体,获得足以和那几位武道巅峰交手的底气。

    与此同时,徐行也分出了一部分心神,指点厉若海的修行。

    厉若海虽然很早就踏入了江湖,且闯出偌大名头,却并无明师指点,就连“嫁衣神功”秘籍亦是偶然所得,一身所学充满了浓烈的个人风格。

    在目前这个勇猛精进的阶段,这并非是一件坏事。

    但若是想要在武学之道上走得更远、更稳,她日后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沉下心来,静静梳理一身所学。

    徐行当年在大明世界,北上闯荡之后,也在掀潮馆沉寂了数年,才最终成就宗师拳势。

    所以,徐行暂时没有传授她任何新的武学,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导她一些关于形神结构、天地元气、体魄、真气的基础知识和认知,让她能尽量知其所以然。

    只有拥有这些认知,她才能脱离依赖本能和灵感作战的阶段,重新以一种高屋建瓴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武道,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其实,厉若海自创“燎原枪法”,本也是在这个方向进行尝试。

    如今得了徐行的帮助,她更是扫清了诸多迷障,突飞猛进,彻底将“空境场域”凝练成形,踏入宗师境界。

    在厉若海凝练“空境场域”的过程中,徐行也在观察她的种种变化,并且和她探讨“空境”构筑的诀窍。

    厉若海年纪虽小,却已从无到有的创出了一门属于自己的枪法,且跻身宗师之道,对武学自有一番见解。

    虽然对比基础稳固的大宗门弟子,这样的见解显得有些零碎,不成系统,却是天马行空、别出机杼,令徐行也受益匪浅。

    徐行虽是想收厉若海为徒,到现在,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是小看了这位年纪轻轻的小姑娘。

    比起师徒,其实现在的他们,更像是精诚合作、互相帮助的道友,或许,这才是同舟共济真正的含义。

    就在如火如荼的修行中,徐行逐渐感到周遭地势渐高,气候也逐渐温湿。

    听厉若海一说,他才知道,原来是到了蜀中地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