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7章 登顶 (第3/3页)
无法以个人意志来改变的。
那么许婧就要想办法,想一想有什么东西是能让何爸爸心甘情愿掏钱的。
这也不是许婧非要逮着何爸爸一只肥羊薅羊毛,而是她手上只有何爸爸有一次性解决她们场地问题的能力。
那么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成功商人,想要什么?
许婧想了想,其实这个不难猜,是声望。
中年老男人追求的东西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怎么变,他们向往的是那种“人不在江湖,江湖却永远有自己的传说”的矛盾的潇洒。
很显然商人是很难有这种潇洒的声望的,做生意的人再有钱,人前别人喊你爸爸,人后说你有几个臭钱,这种事情太正常了。
这还只是普通人,何爸爸生意做到现在这个地步,跟政界人士打交道的太多,什么级别的都见过,级别低的狐假虎威,级别高的人家张口就是小何,来拍你肩膀,你还得笑着答应,
何爸爸憋不憋屈?他就算一清二楚钱只不过是权力的垫脚石,他也觉得憋屈死了。
这里就有两条路给何爸爸走。第一条,不干净的路,你去官商勾结好了,先装孙子,把那些能扯上关系的都扯上,用钱把他们拉到你身边,收了你的好处,大家一条绳上的蚂蚱,你拿捏我,我也有你的把柄,这就能平起平坐了。
实话说做生意的人道德感都不会太高,何爸爸还真不是没考虑过这方面。然而何爸爸起家的时间很巧,正是国内大搞“双规”,人人闻“纪委”色变,查贪腐最厉害的时候。当年比何爸爸体量大太多的大鳄巨子们都被牵扯其中,枪毙的枪毙坐牢的坐牢逃跑的逃跑,能活下来的这一批,被震慑了,就能老实一段时间。
何爸爸当年就想,我要钱,我也要命,野心也可以不要那么大,做个地头蛇拉倒。
于是第一条不干净的路就走不通了。
那就看第二条路,干净的路,花钱买名吧。
名声这种东西是可以买的。很多大老板有钱了,回老家建那种奇奇怪怪的欧式城堡建筑,或者搞奇奇怪怪的翡翠/青花瓷/根雕博物馆,又或者一头扎进古董书画圈子大买特买当冤大头,为的不过是一个文化界的名声。
虽然这种名声的含金量在真正的文化人面前不值一提,但是好歹有这一层傍身,人家面子会给你几分,最后混到某些野鸡艺术协会当个名誉会长名誉董事,从小何变成何会长,总归好听一点。
何爸爸身上就有几个这样的挂名,许婧在他们公司官网都能查到。
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个,她才想到办法从什么角度“诓”何爸爸给她投钱。
央视的采编刚结束,许婧心里已经有了计划,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严加晴,严加晴是完全支持的,并且代表市博,她也想要参一脚。
但是她也告诉许婧,时间紧急,如果真的要做,她们必须在央视的人回来之前就办妥,否则会失去最好的时间窗口。严加晴和许婧她们一样坚信再生缘一定能被选上节目,但是光有央视的加持还不够,许婧还需要给何爸爸看更多的砝码。
所以她去考了省话的编制。
上岸之后,央视编审通过的消息也如期而至。许婧马上和严加晴出了一份策划案,厚厚一沓A4纸送到了何爸爸的办公桌上。
何爸爸考虑了不到两天,就点头了。
有了何爸爸这边的支持,加上严加晴的运作,他们联系上了市文旅,加急走审批流程,这时候央视的人已经到了,但是没有落地所有人都不敢透口风,直到拿到审批之后,许婧和严加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肖导,肖导的团队大为惊喜,整个日程都经过了调整,重新安排了采编计划。
并且直到这时,省话剧院才知道许婧和严加晴搞了什么事情。邓院长气急败坏,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说,本来都应该是省话剧院牵头的大项目,现在被市博抢了去,用的还是他们省话的人,这是想干嘛?
许婧作为两个单位的夹板,很狡猾地没有出面,而是留严加晴跟邓院长谈,严加晴一点面子没给,把许婧被严国伟方家俊压制的事情狠狠告了一状。大棒打出去,当然也要给点糖,所以严加晴就提到了许婧建议省话的那个展演可以作为她们计划第一届的主轴。
邓院长考虑不到半个小时就点头了,不然他能怎样,不答应就什么都捞不到了。
邓院长还是很心痛这个项目流到了严加晴而非他手上,否则他有这个履历加持,是能转到实权部门的。
所以许婧和严加晴到底弄了什么计划?
在央视的团队离开后的一个周五,市文旅和市博物馆联合发表声明,将于本年末举办第一届“长河”国际戏剧节。
由本市著名戏剧导演许婧联合市博物馆发起,由何爸爸专门为了这个戏剧节成立的长河文化股份公司主办,由省话剧院协力特别展演单元,邀请全世界戏剧团体和爱好者参加,分邀请制的“长河展演”、报名制的“长河竞演”、戏剧爱好者的狂欢活动“长河夜游”、商业峰会“长河论坛”等多个单元,致力于将长河戏剧节打造成文化商业一体、戏剧旅游规模化、打开国际视野、文化走向世界的本市文化活动一颗耀眼的明珠。
整个省话所有嘴过许婧的人看到这条新闻,全都沉默了,视线不约而同看向了脸色已经发青的方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