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章 悍臣满朝!楚世昭的谥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5章 悍臣满朝!楚世昭的谥号! (第2/3页)

空缺出来的职务,随着寒门子弟的慢慢涌入,正在一点一滴地补缺,而这些新生代的士人,大多抱有一定的理想。】

    【有的人想要更进一步,所以不遗余力地把握机会,展露能力。】

    【有的人想要完成圣人书中的理想,安抚百姓,使民因此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那些幸免于难的群臣,本以为在楚世昭近乎于失去理性的屠刀下,整个国家会因此崩溃,却没有想到在楚世昭和他为数不多的幕僚辅佐下,强撑至此。】

    【贞平四年八月,楚世昭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人事调动,将那些亲近自己的官员全部安排在大周王朝各个重要的位置,而他则是回到了鲁郡,他注视着逐渐年长的楚济钺,只是轻轻拍了他的肩膀。】

    【楚济钺并没有想明白他的阿父为什么要这样做。】

    【而且他也很少和自己的阿父相处,一直以来都是他的母上带着他的。】

    【眼下,楚世昭的注视,让他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就这样放在他的身上。】

    【楚世昭很明白,任何一个突如其来的皇位,只会比正统所得的皇位,要更具压力。】

    【要是楚济钺做得不好,那么他就要担上千古骂名,而对于楚世昭而言,他这一世,已经是为楚济钺做足了功夫。】

    【他镇压世家大族,就是避免楚济钺未来的路不好走,楚世昭则是将那些不好走的路,提前踩住了。】

    【往后,无论楚济钺施恩于这些大族,还是任用这些大族中人,他们对楚济钺都会感恩戴德,因为楚世昭这个恶人已经做得足够恶。】

    【“君王,从不以身份服人,而是以功业治人,等你以后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即便不是圣主,那也足以统御天下。”】

    【贞平四年九月,楚世昭给自己留了少数不多的时间,同楚济钺相处。】

    【他和桓奕之间,是再纯粹不过的政治联姻,楚世昭对桓奕其实没有太深厚的感情。】

    【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桓奕知节懂礼,从未失为晋王妃的位格,她是做到了一个正妻应尽之事。】

    【“跟着我...很苦吧。”楚世昭感叹万分地说道:“我这一生,对不起的人有很多,你也是其中一个。”】

    【“我从未真心喜欢过你。”】

    【“只是,你对我真的很好。”】

    【桓奕没有言语,忽然轻轻一笑,伸出手来搭拢在你的脖颈间,“但是我爱慕晋王殿下。”】

    【“因为我爱慕,所以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的选择。”】

    【“或许,晋王殿下一直以为我是父母媒妁,所以一直兢兢业业,可是,我觉得到了这个时候,做人还是要坦率一点吧。”】

    【“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要当晋王殿下的晋王妃。”】

    【楚世昭没有多言,旋即道:“济钺就靠你和舅兄了。”】

    【听到这声舅哥,桓奕有些意外又有些欣喜地点了点头。】

    【“窦戾忠勇而少智,要用此人,得活用。”】

    【“杨柱庭只有忠义,但廉政清正,让他为一府封疆大吏,可以把地方管的很好,也不会背弃朝廷。”】

    【“姜平虽是异族,可他能打多谋,而且在中央朝廷,他无人依靠,只能仰仗皇室的权势,所以用他干点大不韪的事情不用忌讳。”】

    【“李瑾性情优柔寡断,可作战勇猛,统御极强,善战之将无赫赫之功,而他就是善战之将,不过他生性谨慎,不会轻易站队,你让他戍卫边塞,就是最好的选择。”】

    【“他可以当一个很好的将军,很好的军人,是大周的坚实壁垒。”】

    【“还有舅哥,他虽然处事时有张狂,但不拘小节,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有时候出其不意,却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改政大计,他有智谋权衡朝野内外,只是今后又是外戚又要变法改政,势必不得好名。”】

    【“段琦谋一时之安,虽然有智勇,可他太在乎声名,让他干些不好干的事情,大概是不会帮你的,不过他能打倒是一个好消息。”】

    【楚世昭翕动了一下嘴唇道:“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优点,既然你要用他的优点,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万不可因为一个人的缺点而弃用。”】

    【“如今看来,当真是悍臣满朝。”】

    【贞平五年三月,楚世昭因为久战沙场,自南北转战上千里,由南至北四处奔波,而后大破大漠匈奴又独断天下大政,变法革新,代政数年,十余年的时间尽于拨乱反正的路上,于北归长安的路上宾天崩殂。】

    【楚世昭死后,北方百姓大多痛惜,其中鲁郡、沧州、范阳的百姓最为震动。】

    【“晋王世昭为人政宽,百姓德之。北方诸地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

    【而在三月七日的当天,瑞雪漫天。】

    【窦戾、杨柱庭、姜平、桓盛以及诸多受任于楚世昭府下的幕僚官员大多前往长安奔丧。】

    【他们在瑞雪之中,穿着官袍朝着楚世昭的灵柩所在之处相继奔赴,其中杨柱庭、桓盛二人最为靠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