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无力挑战自然 (第2/3页)
向一处凹洼,然后再被引出,顺着高低落差,水渠向下延续,又有许多借助水力的器械,被布置在水渠旁,可以借力运转。
当水势将会平缓的时候,又被引向一侧农田,方便农田取水,而从农田中导出后,最终将会同原本的河流汇流。
整个一套工程,其实并不复杂,土方量因为借助了既有地势的缘故,也还算合理,不至于特别离谱。
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放在后世压根谈不上“工程”的水利项目,放在12世纪这个时代的地中海一圈,也并不常见。
相较于罗马时代对于各种工程项目的执念,中世纪的大家伙,更多表露出一种随波逐流的躺平。
大多数领主,根本就懒得去改善或开挖新的水利项目,而人力的协调也极少有超出庄园的范畴。
相关的工程知识,对于天主教世界而言,甚至称得上是断代了。
在这种贵族领主不思进取,人力协调能力极度低下,还同时缺乏相关技术的情况下,欧洲本土的农业生产情况,可想而知会有多拉胯。
在欧洲本土,可以说只有那些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比较深的地区,如西班牙、南意大利等地,又或者传承了古希腊、古罗马技术的拜占庭帝国,还保留着相当多的工程学知识。
这些地区会运用相较于同时代西欧,更加先进的灌溉技术,如水轮和蓄水池,来帮助农业生产。
不过耶路撒冷王国的情况有些特殊,确切讲有着盖里斯存在的斯卡尔村,要明显更特殊。
同农业技术落后的欧洲天主教世界不同,耶路撒冷王国说也是天主教十字军国家,但科技底蕴却是相对先进的中东科技组。
加上耶路撒冷王国,长期以来有着同东罗马帝国联姻的习惯,那些希腊人又替耶路撒冷王国带来了相对先进的希腊科技组。
伊萨贝尔的母亲,便是东罗马科穆宁家族的一员,伊萨贝尔在有着一半希腊血统的同时,在耶路撒冷宫廷中,也多受希腊知识文化的熏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