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宋尚书的赏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宋尚书的赏识 (第2/3页)

颂德,再写一些看上去文采极好,但实际上没有半点用途的建议。

    “……旌阳乱民不减反增,在于税收剥削之繁重,在于山险路僻之内耗,想致富,先修路,再减免赋税。”

    “路通商达,则增加民工收益,从而人口增长,带动旌阳发展壮大,虽减免赋税,但总量会保持增长。”

    “除通路引进外来商户,还可深挖当地特产,走进来运出去,若成典范,必解蜀地物丰而民贫之困……”

    尽管没看具体的试题为何,但李九鼎光看答案就已猜到,这是以当年益州暴民四起为考题,请学子作答解决方法。

    想致富,先修路。

    这与李九鼎如今大力支持蓉州修路的举措,不谋而合。

    “虽说这个建议只写了一个大方向,但对于生于山村未走出蜀地的学子来讲,他的眼光长远,见识不凡。”

    李九鼎因字迹潦草,只匆匆扫了一眼试卷全篇的内容,便将它重新收好,对着众臣笑道。

    “看来就算朕不恢复他的功名,各县恢复三甲功名的名额里,也有他的一份。”

    “回陛下,臣特意将试卷带在身上,就是因为,林羽并未在旌阳三甲名列里,甚至因为当年考场闹事牵连,险些被除名,勉强成了童生。”

    宋尚书见众人面露八卦之色。

    趁着他们食凉糕,也把当年考场闹事,林羽原本写好的试卷沾了墨,仓促复写一份的事说了。

    话落,李九鼎再次展开试卷看了看。

    “难怪字迹潦草,原来不是年少轻狂,而是事出有因。”

    “林羽的字在旌阳学子之间,算是一绝。”宋尚书说着,又从袖子里掏出一本手抄书,再次递到李九鼎的面前。

    李九鼎顿时惊奇的问:“朕见试卷封条上写着,林羽考试时才十五,难道他当时便出书了?”

    “非也,这是他抄录的书籍,正巧臣的一位老掌柜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家中孙儿,臣便替孙儿收录了起来。”

    当年宋尚书事务繁忙,也没把此事往心里去。

    认为此子的字如此之好,假以时日,定能在文坛独树一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