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不吐不快 (第2/3页)
书架的史书,记载的饥荒就有五千多次,平均两年三次。
每当有饥荒,史书上都会有‘岁大饥’三个字,如果情况再严峻一点,还会有‘易子而食’四个字。
七个字道尽了百姓的艰难。
我真的不想咱们新中国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也是真的觉得咱现在实行票证是对的,能尽量保持公平、公正。
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粮食不够吃闹的。
要想粮食够吃,除了保证良田产出外,我觉得还要开源节流。
不怕你们笑话,去年夏天的时候,我去外面摘过槐花、榆钱,也挖过野菜。
下雨的时候去抓过天牛,晚上去摸过知了猴,偶尔还会出去打个猎,运气好也能打到个斑鸠、兔子啥的。
这些都是能吃的。
还有我这院子,开春会种菜,就连我们单位也开出来了一块地,多少也能添补一点。
小老百姓能做的就这么点,国家层面上,我知道的确实有限,也不好大放厥词,但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想来大概也需要开源节流。”
手册的题字、李姨的表扬给了唐植桐底气,这要是放在以前,即便再压抑,他也是不会说的。
国家层面的开源节流,除了压缩城市人口定量外,无非是停止粮食出口创汇,转为粮食进口。
还有一条就是对“兄弟”的援助。
停止粮食援助,并不是说不援助,转为用其他非食用物资代替,实在代替不了,也可以压缩一下体量。
再说了,像猴子、阿什么什么亚,哪是什么兄弟啊,那是标准的白眼狼!
那个阿什么什么亚的货差,就跟个有被迫害妄想症的精神病似的,逮谁喷谁,用中国援助的水泥建了一地的地堡!
就那鼻屎大的地方,白送都没人要,也就他当个宝。
对中国最大的“帮助”可能就是1毛钱4分钱一盒的“钻石骆驼”牌香烟了。
这个香烟还特么一股臭脚丫子味,要不是因为劲大、便宜,而且不要票,估计没人乐意抽。
至于什么兄弟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类话,是不该唐植桐说的,一来不符合这年头的价值观,二来身居底层,说这些惊世骇俗的言语干什么?
说完后,唐植桐痛快了。
压在心头的那颗大石头,可以传递给别人了。
唐植桐也想明白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有些牵强,应该是“能力越大,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如果能力大,却没有相对应的权力,反而被灌输要担更大的责任,那跟出事后背黑锅的临时工有何区别?
唐植桐觉得自己尽力了,把责任交给权力更大的人吧。
唐植桐这边念头通达了,压力就来到了霍效平这边。
霍效平苦笑着摇摇头,开口道:“开源节流啊,哪一项都不容易。前两年咱国内放卫星,粮食产量高,国外说这么多粮食咱也吃不了,嚷嚷着让咱们加大出口,合同都签了,不卖就得毁约,违约金可不是小数目。也有给兄弟国家的援助,这也是必要的支出,不给人家不帮咱们站台啊。”
“不是不援助,而是有选择的援助,捡些咱这边不是非常紧缺的那种物资拿去援助,谈嘛,要援助还能挑三拣四吗?打个比方,我这边困难,找到你,说咱们是好兄弟,你得帮帮我,你家的肉啊、蛋啊、粮啊统统都给我,而且我只要当季的细粮。就是家里有,也不能啥都答应吧?”唐植桐举了个例子,就不再往下说了,再往下说就404了。
难,肯定是难的,但这事总归得有人出头去干。
正常的进程中,也确实这么干了,自己想做的无非是有人能提出来,把这一进程提前,缓解一下国内的压力,让老百姓多吃一口,少遭一点罪。
见没有好办法,四人碰了一下杯,话题也就转了。
武爱军谈起了自己单位的一些案子。
通讯不发达,小老百姓很难接触到一些刑事案件的具体细节,但这些对武爱军来说却有些先天的优势。
“你在刑侦口?”唐植桐听完武爱军讲的案例,插嘴问了一句。
唐植桐听小王同学讲过,武爱军原来是军口的,后来整个建制都调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