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箐寄情,月相思(下) (第2/3页)
盛世,如日中天,四方皆已臣服,竟还有宵小之辈胆敢上门挑衅,简直是不将朝廷放在眼中,此等狂妄之徒必须立即剿灭,以儆效尤。
于是,消息是上午时分送达朝廷,引起一片哗然。
经过两日的紧急核查与确认真实性后,第三日朝廷便雷厉风行地连下两道圣旨:
命福建都指挥使蔡潮、南海水师都督钱中义领兵剿灭澎湖列岛之海盗!
命鸿胪寺卿唐顺之、东海水师都督俞大猷、五军营骑兵营千户欧箐前往东瀛问罪!
山东莱州府,二十一岁的欧箐英姿勃发,领着八百骑兵在官道上狂飙。
这八百骑兵乃五军营骑兵营精锐,每一个都精壮勇猛,且心理素质极其过硬。
近两年,他们跟随欧箐在辽东与女真骑兵、蒙古叛军打过好几次,实战经验相当丰富。
其中的八个百户更是有秀才功名在身,是真正能文能武的人才。
东海水师大营便在莱州府胶州,当欧箐领着骑兵到来时,发现鸿胪寺卿唐顺之居然比他先到。
欧箐只是扫了一眼唐顺之,然后走到俞大猷面前,抱拳行礼后,拿出调令,朗声道:“末将五军营骑兵营千户欧箐,奉陛下旨意,率领八百精锐骑兵前来执行公务,这是末将的调令!”
俞大猷接过调令,认真阅读一番,确认无误之后,抱拳回礼道:“东海水师欢迎五军营同袍!”
走完正式流程,俞大猷便上前抱住欧箐,用力拍了拍他的盔甲,大笑着说道:“好小子,几年未见,身体结实了好多啊!一会儿跟为兄比试一下!”
“俞大哥!唐大哥!”欧箐咧嘴笑道:“营地可有吃食?我的弟兄们可是饿着肚子来的,就为了吃一顿水师的食堂。”
“有!必须有!”俞大猷大手一挥,对副将说道:“让食堂开火,今日必须让五军营的同袍们吃到吐!再给咱这里上几份,别饿着我弟弟。”
“是!”副将笑着应了一声,便转身走出了大营。
唐顺之也笑着问道:“京营伙食有皇庄提供,可不差啊!水师的伙食,值得你这么大老远跑来蹭吃么?”
“嘿嘿.这不是想尝尝鲜么”欧箐抓了抓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随着一道道海鲜被端上来,欧箐吃得不亦乐乎,他拿着个大钳子,有些迟疑的问道:“两位兄长,此次东渡东瀛,为何还要五军营来?有鸿胪寺卿和东海水师在,他东瀛还敢不跪下认罪不成?”
唐顺之看向俞大猷,平和的说道:“此事师弟是亲历者,就由师弟来解释吧!”
“好,”俞大猷点了点头,开口道:“正德十五年九月,师父与我正在福建主持丈清土地之事,我们两人有一日去了泉州府安海港码头,看一看走私之事到底有多疯狂。那一日,我们遇到了海盗刺杀!”
俞大猷神情冷陌道:“只是那些海盗不知道,师父虽然看似微服私访,实则周围带了百名五军营将士,以防不备。因为丈清土地之事,虽然利国利民,却也是动了乡绅土豪的利益,他们必然会有所反应。”
“师父也没想到,福建的乡绅土豪竟然与海盗勾结!”
“事后,师父担心陛下安危,所以在完成丈清土地之后便赶回了京城,而我留在了泉州,明面上是在学习,暗地里则是在调查那次刺杀的主谋。”
“只可惜几个主谋反应太快了,他们直接卖掉了土地,带着一家老小出了海,前往东瀛定居,只有一部分舍不得家产的人被留了下来。”
“他们居然这般果断?!”欧箐听闻此言,颇为惊叹的说道。
俞大猷冷声道:“因为他们之中,有人本身就是东瀛人,只不过是在泉州买了土地而已。有人带头,其他人自然就果断了。”
“这一次倭寇竟然敢与葡萄牙人合谋澎湖列岛,陛下与师父更加容不下这群人。”
“原来如此,”欧箐将面倒进海鲜碗里,一边拌面一边说道:“那我明白为啥调我过来了!”
“为何啊?”唐顺之问道。
欧箐一脸认真的说道:“为父报仇!”
“咳咳咳”俞大猷被狠狠的呛了一口,话是没错,可听起来咋就怪怪的呢?
大军出海并非一声令下就全员出动,而是需要钦天监五官保章正挑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时间才行,以免出现当年蒙古海军的悲剧。
在等待的几天里,欧箐便在胶州城转了好几圈,买了不少海鲜干货和小玩具,然后分类打包好,,委托沧州镖局帮他送回京城。
其中有些是送给父母和弟妹,也有些是送给公主的。
看着马车远去,欧箐下意识摸了摸挂在脖子上的金符,这是他出征前公主特地在白云观求来的。而他送给公主的玩具中,就有一只活灵活现的玉兔,想来公主一定会喜欢的。
想到公主看到这些稀奇小玩具时露出的笑容,他也跟着笑了起来。
三日后,是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五百艘战船载着八百骑兵和三万水师将士与一万天津卫将士扬帆起航,朝着东瀛飘扬而去。
此刻的东瀛正处于战国时期,这个说法最早出自甲斐国大名武田信玄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
成化三年,应仁之乱爆发,各大守护势力纷纷站队,迅速分化为东军细川联军与西军山名联军两大阵营,展开了一场岛国大混战。
战事初启,东军凭借其争取到的天皇与幕府将军的支持,加之兵力上的相对优势,在战场的头几个月里,可谓是如鱼得水,占尽了先机。
然而世事无常,同年七月,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四国守护大内政弘亲率万余精锐援军,浩浩荡荡地加入了西军行列,瞬间扭转了战场的局势。
更为关键的是,西军在此之后作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决策——拥立将军足利义政之弟足利义视,以此作为与京都当局相抗衡的旗帜。
如此一来,极大增强了西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得整个战局陷入了胶着状态。
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的领袖相继离世,幕府将军继承纠纷也最终解决,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应仁之乱正式落下帷幕。
此次大混战让幕府的影响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继任的幕府将军们不断尝试着重整幕府威望,他们频繁的发起对邻近大名如细川氏、六角氏等的征伐行动,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恢复幕府的权威。
同时,幕府屡次颁布争讨令,号召各地大名共同对抗那些对京都当局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地方国主。
可时代已经变了,将军们权势滔天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所以幕府将军的诏令在很多时候仅仅成为了大名们争夺权力的借口和工具,而真正愿意服从将军号令的人可谓寥寥无几。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弘治六年,将军足利义材正在亲自讨伐细川氏,结果细川氏策动了京都当局,罢免其将军职位,改立堀越公方足利政知之子足利义澄作为将军。
这便是赫赫有名的明应之变,让室町幕府颜面尽失,从此沦为各大名彼此拥立的傀儡,也正式开启了战国时代。
而混乱的东瀛导致大量武士与浪人下海成为海盗,这也就是为什么嘉靖万历时期,大明海盗尤为严重的原因。
可如今大明掌权者乃是正德皇帝和后知五百年的欧藏华,两人都不可能让东瀛如此乱来。
正德三十年九月初一,大内家家督·大内义隆正在谋求大宰大贰的官位,他已经与龙造寺联合,计划灭亡少贰家,完成北九州的经略。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时,一个消息突然传来,打了大内义隆一个措手不及。
上国大明的舰队出现在了肥前国,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用三日便灭了丰后豪族大友宗麟,又用两日,灭了肥前国名族菊池义武,如今已经完全占领了肥前国。
大内义隆手一抖,盛满了清酒的枡掉了下来,将他的衣服打湿了。
那个跟他斗了好些年而不分伯仲的大友宗麟,竟然连三日都没顶住?!
“哗啦!”一声巨响,大内义隆愤怒的推翻了桌子,大吼道:“明国人要做什么?!这是挑衅!陶兴房何在?”
作为大内氏首席重臣的陶兴房低着头快步走了进来,脸色苍白的鞠躬行礼道:“御主人,大明鸿胪寺卿唐大人派使者前来问、问候,如今已在门口”
“什么?!”大内义隆吓了一跳,犹豫着该不该让人家进来时,就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喧哗。
下一刻,大内义隆就看到一群武士手持太刀退进了院子,而被武士们包围的是四个身材高大、身穿铠甲的明军护着一位身穿绿袍、胸膛绣鹌鹑图标的文官走了进来。
不等大内义隆开口质问,对面的文官先开口质问道:“下国领主既见上国天使,为何不拜?”
陶兴房瞄到气到发抖的大名,咬了咬牙站出来说道:“上国天使未免也太没有礼数了,未经允许,怎可这般粗鲁闯入我大名府内?”
“哼,”鸿胪寺鸣赞冷哼一声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凡阻止天使入内者,必为不服王化之辈!”
“不服王化者,可戮之!”
“上国太霸道了!”陶兴房冷声道:“圣人言,强梁者不得其死。”
鸿胪寺鸣赞眼睛一亮,指着陶兴房兴奋的吼道:“好哇!你竟敢诅咒我不得其死,你我不共戴天!速速回营禀告冬卿,此地领主有异心也!”
“是!”四名将士大声应道,护着鸿胪寺鸣赞迅速撤离。
陶兴房一脸懵逼的看向自家大名,喃喃道:“强梁者不得其死不是《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么?”
“我也记得,是《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大内义隆点了点头,有些迟疑的说道:“那人身穿九品文官常服,应该是个读过书的人才是啊”
几日之后,大明军队便出现在了周防国边境,大内义隆得知此事之后,一边联络周边大名,请求大家组成联军对抗明军,一边向明军大营传信,表达自己百分百尊重大明,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
然而明军主将俞大猷表示没有误会,敢诅咒大明天使,就是对大明不敬,必杀之!
他甚至给大内义隆三天时间,让他组织军队来抵抗,免得输了之后说他以大欺小、胜之不武。
大内义隆听闻此言,气得又选翻了一次桌子,“大明人一如既往的高傲,这一次我们必须要让他们付出代价!尼子经久和毛利元就有回复了么?”
陶兴房一脸便秘表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