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七章 预取法力三世空,孤扇当风老济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七十七章 预取法力三世空,孤扇当风老济公 (第2/3页)

画,也不知他有没有看懂。

    但已经有一个老和尚从旁边的破屋走了出来。

    这老和尚骨瘦如柴,头上戴个邋遢僧帽,身上衣服破破烂烂,手拿一把烂蒲扇,另一手还捂着肚子,晃晃悠悠走出来,未语先笑。

    “恭喜恭喜,贺喜贺喜!”

    苏寒山笑道:“恭喜穿山甲找到了我,贺喜本王万年不死,还从坟里爬出来了?”

    老和尚苦着脸道:“施主的口气,听着是来问罪的,但和尚指点穿山甲,只是做一点补偿,真没想到,有人刚好能追上穿山甲,也追到了施主的陵墓中。”

    “好在等和尚察觉的时候,施主已经先出了手,本事真高啊。”

    老和尚竖起一个大拇指,满脸真诚的赞叹。

    苏寒山淡笑不语。

    “施主要是不信,打我一下出出气吧。”

    这老和尚摊开皱巴巴的手掌伸过来,垂头丧气,一副要任打的模样。

    苏寒山道:“我只是在看你们两个的名讳,你叫济颠,红尘中许多人受过你帮忙,称你为济公的,不错,那这个小和尚叫什么……”

    小和尚精神一振,扬起手中的布袋:“我就叫布袋小和尚。”

    “叫布袋还是叫弥勒呢?”

    苏寒山看着纯真无邪的小胖子,不曾过多追究,目光还是移回到济公身上,“凭你们二位的法力,地位,真想帮助穿山甲,往天庭通通气,递个信,或者干脆自己出个手都行,何必指点他去挖我的坟?”

    济公摇着破烂蒲扇,三步两步,一屁股坐到那些小孩往日搭的灶台旁边,说道:“施主啊,老和尚我是一向落魄,小和尚最近也是落魄了。”

    “别说让我们帮忙给天庭递信了,就是我们自己想要递个信过去,也办不到的。”

    布袋小和尚说道:“天庭可能就是有人不想管我们的事,才下旨人间,最近任何人求援,都不准转述。如此说来,穿山甲还是受了我们的牵连,所以老和尚才要指点他一下,算作补偿。”

    苏寒山好奇起来:“我虽然在坟里,偶尔也听听外面的动静,灵山好大的家业,怎么两位不向老家求援,倒要找天庭帮忙,而且被拒,灵山出了什么大事吗?”

    济公抬头看着太阳,慢悠悠的说:“也是自业自受。”

    随着他这一句话,仿佛天地间关于佛门的一种隐秘,原本被千层万层的遮掩过,现在却裂出一条细痕。

    苏寒山自然而然,就从中捕捉到了真相。

    “佛门大愿?!”

    佛门的大愿之法,是一种非常神妙的法术,可以预支未来的法力,解决现在的瓶颈困境。

    譬如说,一个人发愿要让举国众生无病无灾,衣食尽美,富贵安然,大地如黄金,满空飞白玉,自身方成佛。

    那么正常来说,应该是自己先做到一个个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修磨练自身,最后才有成佛的法力。

    可是,利用大愿之术,就可以先获得成功后才有的部分法力,然后才去实现那些前提条件。

    如来佛祖当年开创出这种法门,对于因果之道的运用,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了,因为先享受了这部分法力,带来了别的便利,所以,以后去实现那些条件的时候,也要做得更为尽心细致。

    刚开始的时候,佛门高手如果遇到了什么难题,利用大愿之术,让自己修为凭空暴涨一大截,事后就想办法,去实现自己许下的誓愿,利用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时间,达成自己说过的一个个条件,偿还代价,如此根基彻底稳固,倒也不至于有什么后遗症。

    但是,随着佛门愈发广大,投入佛门的高手越多,对于大愿之术的运用就越频繁。

    他们为了更强大的神通法力,许下的愿望,也是一个比一个广大。

    最初的佛门高手,若有七分根基,敢许三分誓愿。

    后来的佛门高手,若有七分根基,就敢许十七分的誓愿。

    不只是什么举国众生无病无灾的愿望了,敢夸口说什么,全部寿达万年,体貌伟美,喜乐无边,居住仙境,享用不尽。

    甚至,有许多佛门高手,也不用心参悟别的神通妙法了,一心就钻研,怎么能许下更深大愿。

    在许了大愿之后,应有的代价还没有偿还,又仗着法力,去许下新的大愿,获得更深法力,滔滔滚滚的叠加上去。

    他们根本实现不了自己许下的所有大愿,这些代价,就越积越深,成为一种业力。

    业力,有很多种类,有善业,有恶业,也有非善非恶的,有个业,也有共业。

    原初魔王那个世界里,宙光业力,主要就是通过对时光长河的干涉,增加新的历史河道,增厚时光底蕴,因此有宙光之名。

    佛门众高手,预支庞然法力,发下滔天大愿,而久久不能实现,形成一种“虚无业力”!

    刚开始的时候,佛门中有那些道行深厚的老前辈,发现有别的佛门弟子,来不及偿还代价,将被业力反噬。

    他们仗着自己修为深厚,有足够的底蕴,就会帮助那些弟子先支付代价,予以训诫。

    有的弟子因此悔悟,但自然还有那种执迷未改的。

    这些老前辈,帮别人垫付的多了,最后自己也要发下誓愿,才能及时帮别人垫上。

    他们以为自己底蕴深,发下的誓愿没有乱夸海口,自己一定能完成,又觉得自己会发这些誓愿,也纯粹是出于善行,问心无愧。

    殊不知这么一来,已经是滑向无底深渊。

    虚无业力这种东西,可不管你初衷到底是善是恶,是好是坏。

    那么多佛门弟子,当然也有人发愿的时候,是为了借力行善,可是,只要你实际上没有来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