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七十章 让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七十章 让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钱 (第2/3页)

洋流动;

    波斯胡女、红毛番、金毛番、黑番,都是阿拉伯商人、泰西商人带到吕宋的;

    汉人女性没有从业者,不是说南洋人口流动中,没有汉人女性,而是流动到南洋的汉人女性,通常都是工匠们择偶的优先选择,而且因为人数少,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彩礼也要的比极高。

    即便是工匠意外死去,因为官厂的抚恤政策,这些女性也不用操持贱业,就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甚至不用改嫁,就可以把孩子抚养成人。

    而吕宋本岛,尤其是马尼拉这些交通比较发达的地方,彩礼也开始向夷人蔓延。

    而夷人将其简单的理解为了能够提供高额彩礼的人,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生活,彩礼之风在吕宋快速蔓延,冲击着当地人的生活,这也是当地有不少夷人,宁愿选择做南洋姐,也不愿意嫁人的原因了。

    林辅成从南洋姐,谈到了彩礼的侵入对当地的改变,这类的改变还有精耕细作、粪便的堆肥等等。

    从大明对吕宋的改变,林辅成终于图穷匕见,谈到了一个问题:大明疑惑。

    大明强悍的军力、肉眼可见的巨舶如同海上移动的城堡一样从港口驶离、各种琳琅满目的货物、奢侈的生活方式、高贵而有礼貌的为人处世、天朝上国的国际地位,都让夷人产生了疑惑。

    夷人和大明只要有一点点接触,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疑惑,是什么力量造就了如此的辉煌?是什么体制,什么样的管理方式为这一切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天朝上国的一切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否全面效仿,就会和大明人过上一样的生活?

    林辅成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也简单:东施效颦。

    而林辅成认为,更加古怪的是:

    大明的读书人在奔走疾呼,大明正在走向危险之中,万历维新的一切都应该被反对,无论任何成就都应该质疑;

    就连大明的明公们也是忧心忡忡,大明走上这条路,是好还是坏,好处肉眼可见,坏处也是如影随形;

    而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亲自编纂的斗争卷,更是得到了一个荒谬的大明必亡的推论,如此强横的天朝上国也会灭亡的荒谬推论;

    大明正在改变着世界,至少是目光所及的世界里,而万历维新正在制造各种疑惑。不仅仅是在海外,也在大明腹地。

    “这大明就是个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朱翊钧朱批了林辅成的《南洋游记》,并且准许其刊发在《逍遥逸闻》之上,刊行天下。

    大明的确在影响着世界的走向,比如大明册封的葡萄牙国王、比如蒙兀儿国送来了王公贵族的孩子到大明就学、比如大光明教的快速发展。

    大明的文化正在随着货物,顺着大河,冲击着世界,也在静悄悄的重新塑造世界。

    “陛下,山西巡抚周良寅上了本贺表。”冯保将一本奏疏放在了皇帝的面前。

    朱翊钧看完了奏疏,思考了片刻说道:“年后,让陈末带两名提刑千户,前往宣府和大同府,不是周良寅说什么就是什么。”

    周良寅在对广灵县清汰冗员之后,开始将清汰的风推到了大同府和宣府,在万历十四年末,周良寅上奏说,完成了对两府的清汰。

    之所以能完成清汰,是当地的势要豪右、乡贤缙绅都对低效的行政效率无法忍受了。

    驰道带来了商品的快速流转,也带来了对效率的需求,来自大明京师的盐送到了宣府,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从府库流到民间,一个衙门里,大都是吃闲饭的,只有少数累死累活的牛马,干着根本干不完的活儿。

    这些牛马要求增派人手,结果一看名单,人太多了。

    清汰,清的就是领俸禄却不干活的那些人。

    大同府有库书二十七名,负责府库出库入库,但是干活的人只有四名,剩下的全是一年都见不到一次人,这一次全都被清汰了。

    朱翊钧有点不太相信周良寅奏疏里说的天花乱坠、鲜花锦簇,他让陈末带两个提刑千户和两百缇骑前往宣府和大同,遍访百姓,看看是不是如同周良寅说的那样,如果真的如奏疏所说那样,这就是宝贵的维新经验。

    如果周良寅真的在山西搞成,朱翊钧一定会把周良寅请回朝廷,入吏部成为左侍郎,专门负责行政效率的提升。

    “这周巡抚,大抵是用了些不太方便直接写到奏疏里的手段。”冯保倒是不怀疑真假,年终审计,大同府和宣府的行政成本快速下降,而且从考成法去看,大同府和宣府的行政效率在快速提升。

    朱翊钧笑着问道:“冯大伴,听到了什么传闻?”

    冯保俯首说道:“确实听到了,这周巡抚在奏疏里写的冠冕堂皇,但臣听到的不是那样,他就是顺着晋党的名单去清理的,挨了不少晋党的骂,晋党在大同、宣府的裙带,全都铲了。”

    “晋党的一些言官,也是骂周巡抚,根本不是清汰,而是党同伐异,是排除异己!说他周良寅也要做王崇古!”

    清汰、裁员,很容易就裁到大动脉上,有关系的人,才能浑水摸鱼不干正事,甚至好多年都不点卯一次,没关系的人只能拼命的干,迟到早退就得丢饭碗,清汰裁员,能裁到关系户上?那只能裁大动脉。

    这也是周良寅在广灵县清汰,第一次彻底失败的原因,那一次弄得灰头土脸,只能把清掉的请回来。

    但这次周良寅只打关系户,看起来更像是党争,把那些不听话的人统统赶走,而不是周良寅说的清汰。

    “反正活干了就是,朕才不管他是怎么做成的。”朱翊钧思索了一下,还是决定等缇骑们的探访。

    其实周良寅的清汰,和申时行之前奏疏提到的顾虑是一样的,万历维新在破坏和瓦解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秩序,而这个新秩序里,大明的政体和行政系统,一定要能承担变化带来的所有重担。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王希元这个顺天府丞,整天忙的脚打后脑勺,顺天府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快到王希元都感觉了由衷的陌生。

    “王次辅这是要做什么?他还要兴建一万个官舍?”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有些疑惑和不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冯保谨慎的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是向好的方面去理解这个提议。

    晋党在式微,但工党在走强,而且不是一般的走强,比如现在,西山煤局、永定永升毛呢官厂,要再兴建一万个官舍,之前工党已经建了一万个官舍,并且投入使用了,在永定河畔形成了大匠坊。

    因为工匠人数增长,已经官舍已经不够用了。

    这两万个官舍,就是两万户人家,他们出身多数都是穷民苦力,有了官厂才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因为官厂提供住房、米面粮油柴等等生活所需品,他们的资材能够更多的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之上。

    这就是工党的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