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七章 木秀于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七章 木秀于林 (第2/3页)

    他还是保持着在木渎镇和横塘镇之间来回流窜,每边轮流睡一晚的节奏。

    又过了四天,不甘心落后太多的黄五娘也要生了。

    于是在木渎镇林氏别业发生过的一幕,在横塘镇林家大院重演。

    还是那一大帮人,今天又站在了横塘镇林家大院的前庭,恭候另一个新生儿的降临。

    东西两位娘娘,哪边也不能得罪。

    从午前一直等到了午后,终于看到唐老头家的老婆子从内院急匆匆出来,喜形于色的叫道:“生了!也是个男娃!”

    林大官人的周围再次响起了欢呼声,虽然林大官人心里挺想要个女儿,但儿子也不错。

    毕竟在世人的观念里,还是崇尚多子多福。

    林大官人接受了下属的祝贺后,便进去探视新生儿和黄五娘了。

    比较了一下,感觉早出生四天的长子比较白,而今天出生的次子更壮。

    再看黄五娘,脸上充满着一种松弛的感觉,好像是完成了一件压力巨大的任务似的。

    林大官人怜惜的说:“你真是何苦来哉,其实我更喜爱女儿。”

    四天前范娘子生下了儿子后,黄五娘心里就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唯恐生出一个女儿,被对方彻底比下去。

    听到林大官人的话,黄五娘白了一眼,“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今也生下了儿子,黄五娘心里就能放松下来了。

    然后黄五娘问道:“听说你在范氏那边答应了,与申家结亲?”

    林大官人闻弦歌而知雅意,主动说:“你放心!一视同仁!”

    黄五娘又说:“可是我听说,申二爷最近新生的女儿只有一个,怎么分?”

    这会儿林大官人不能和女人较劲,满口答应说:

    “你大可放心!我会督促申二爷抓紧再生个女儿,时间肯定来得及,保证人人有份。”

    而后又迅速转移话题说:“你还是先给儿子琢磨一个小名吧!”

    黄五娘胸有成竹的说:“今天是九月初五,小名就叫九五。”

    林泰来:“.”

    一个是九一,一个是九五,很好很强大。算了算了,反正小名都是乱叫的,总比四喜好听。

    本来按照林大官人的计划,陪着两个女人坐完月子后,就再去扬州。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了九月底时,林大官人发现自己年底之前实在分身乏术。

    所以只能派人去扬州送信,让汪员外继续串联同道和搜集“罪证”,先不要着急发动,等来年再说。

    从九月底到十月上旬,就是一年一度的秋收农忙时候。

    当然对林大官人这种人而言,他又不下地收稻谷,真正忙的是在秋收之后。

    秋收结束,就是官府开始征收钱粮的时候,应天巡抚赵志皋对今年的钱粮空前重视。

    不得不说,做官这种事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赵志皋的运气就非常不错。

    因为去年苏州府豁免了过去十年拖欠的钱粮,减缓了百姓的压力,所以今年百姓对于交纳钱粮的抵触心不算重。

    同时经过连续两年的小灾害后,今年终于是一个好年景了,官府征收钱粮的压力自然就轻。

    所以林大官人预估,赵志皋今年的钱粮指标完成结果不会太差,不过具体数据要等年底才知道。

    另外秋收之后意味着农闲时光到来,而农闲往往又意味着官府工程开搞。

    这又是一个非常令林大官人操心的事情,经过与两个县衙的反复商议,终于确定了今年的官府工程项目。

    吴县这边,是开工疏浚木渎镇与枫桥镇之间的航道,保证木渎镇的货船能畅通无阻直接北上汇入大运河。

    长洲县这边,则是在东边城外的大片湖岸筑堤,并起了个名字叫袁公堤。

    刚把工程项目确定,并交给了大哥林时来的两个工程队,还没容林大官人喘口气,结果又有事情上门了。

    湖广荆州的袁家粮行遵照合作约定,在秋收之后,就迅速运送大量稻米到苏州城,第一批数量就高达五千石,动用了二十多艘大船。

    不过在交易价码上,双方又扯皮了很久。

    林大官人开价是五十万斤盐换一万石米,而袁家粮行要价是一百万斤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