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不讲武德的老人家 (第2/3页)
迎!”
戚少保却有点怀疑的问道:“恕我直言,这首诗真是你所作?
老夫真想不到,除了老夫之外,天下竟然还有第二个既能打还能作诗的。”
林教授:“......”
如果你老人家身上不是挂着民族英雄光环,我林泰来一定要让你知道,什么叫PUA!
不过在身份低微时剽窃诗词,迟早会遇到这种被质疑情况。
对此林教授也不是没准备,也不用生气,便开始解释创作思路:
“其实这首诗,里面很多词句的蕴意灵感都来自戚少保的诗词。
例如,劳劳车马未离鞍这句,蕴意取自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这句。
又例如,秋风宝剑孤臣泪,灵感取自星含宝剑横,以及孤臣于此望宸銮等句。”
听着林泰来的解释,晚年版戚少保的抑郁心情忽然缓解了不少,这就是民心啊。
饶是戚少保一生南征北战见多识广,也没见过如此眉清目秀、说话又好听的少年。
戚少保又拿起了诗稿,感慨着说:“不想我在暮年之时,收到足可盖棺定论的重礼。
如今我不过是个解职老军,只能传你一门绝世枪法,作为回报了。”
林泰来无语,说来说去,还是没用的枪法?能不能换点别的?
戚少保上次懒得多解释,但这次则耐心了很多,侃侃而谈道:
“这门枪法源自前宋杨家梨花枪,经过唐荆川前辈的改良。
三十年前,荆川前辈将枪法传授给了我,总称为杨家六合枪。其实我觉得,叫唐家枪更合适。”
唐荆川就是嘉靖朝的一代奇才唐顺之,二十多岁就拿了会试第一,本来也是个能文能武的少年天才人物。
可此人在仕途上,每次政治抉择几乎都是错误的,导致他虽有一肚子各种学问,结果终生不得志。
林泰来听着老人家回忆式的“讲古”,下意识捧着话说:“对!这枪法既然得自唐荆川,就应该叫唐家枪,唐家霸王枪!”
这名字你是认真的?戚少保愣了愣,然后才说:“你若将它学了,随便你怎么命名了。
这门枪法至今还没有真正传人,老夫一直深以为憾,唯恐让故人绝技失传,他日有何面目见故人于地下也!”
“是啊是啊,确实应该赶紧找个枪法传人。”林泰来附和着说。
然后戚少保很期待的说:“我只是路过苏州,不会逗留太久,只能先将枪法二十四式的要诀和招式架子传授给你。
今后就靠你自行勤加练习,不断精进了,不知枪法在你手里,又会变成怎样。
时间实在太紧迫了,从明日起,你开始跟老夫学习枪法,先全心全力学上十日!”
说完了后,戚少保的神情饱含鼓励,对着林泰来点了点头。
“啊,这......”林泰来小声的说:“我......可以不学吗?”
戚少保:“......”
可能他完全没有意料到,竟然有人拒绝自己传授枪法?
几道含有杀气的目光,从戚少保身后的护卫那里射向林教授。
在忠心耿耿的护卫们看来,这个小子实在太不敬重他们的戚将军了。
戚少保回过神来,有点恨铁不成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