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只帮自家人 (第2/3页)
那情况,有些忧愁的说道:“咱家人多还有人想上门抢粮食呢,你爹家里人少,也不知道有事没。”
她说的是小王氏的爹王富贵,也是她的大哥。
王家子嗣单薄,她娘就生了她大哥和她两个孩子,她大嫂也早早去了,就留下小王氏和另一个儿子王丰收。
到王丰收这子嗣就更单薄了,到现在膝下也就只有一个孩子王浩,所以现在王家就四口人。
家里没个人镇场子,他们收粮的时候村里人肯定也瞧见了,这要是有个啥意外……
姜稚月想了想当下这个情况,提议道:“要不先将他们接来住,咱们挤挤还是能住得下的。”
反正也住不久了,百姓们再等不到官府开仓放粮,估计再过几日就要乱起来了。
她又将目光看向她娘亲张氏,问道:“娘,咱们一会就去一趟姥姥家,也和他们说一下现在的情况,看他们有什么打算。”
“行。”张氏说道,心中的一块大石也落了地。
虽然她娘家人不算少,可如果村里人真起了心思,他们也不一定能挡得住。
说完这些,姜稚月又把去县里看到的情况跟大家讲了一遍,说道:“我觉得朝廷一时半刻应该顾虑不到这边的情况,咱们得做好随时准备离开的准备。”
众人都严肃的点点头。
也没时间歇息,姜雨莱就立即出门去王家村了,姜稚月也和张氏一起去了张家村。
等到傍晚姜稚月回来时,院子里热热闹闹的,还有几个生面孔,看来姜雨莱已经把那边的人带回来了。
看到姜稚月和张氏回来,姜老太太连忙上前问道:“咋样,你娘他们咋说的。”
张氏说道:“跟我娘他们说过了,他们说要是有啥情况肯定过来找咱们,让您别担心。”
“行,那我就放心了。”姜老太太拍着心口说道。
又接着道:“老三比你们还早回来点,他们人少,也怕出啥事,见老三去叫收拾了东西立马就跟着过来了。”
“那成好,不管发生啥事咱都能全乎就好。”张氏笑着接话。
蝗灾已经过去了十多日,在县令的安抚下,百姓们的情绪也由最初的惶恐不安渐渐地稳定了下来。
不过仍然没有一点会开仓放粮的消息传来,反而是又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
昌定王的封地北边发生了地震,范围波及到两个县,死伤更是惨重。
接二连三的祸事发生,让百姓们心中恐慌加剧,纷纷再次跑到县城请求县令开仓放粮,最后衙役杀死了几个带头闹事的百姓才算勉强将这事压下来。
可百姓心中的怨恨却拔高了一层楼,在心底埋了根发了芽。
经过那么久的等待后,很多人意识到朝廷可能根本不会开仓放粮了,开始去粮店买粮。
可现在粮食的价格也一天一个价,原本只要十几文一斤的糙米,现如今要花三十文才能买到。
为了活命,就算价格再高,也有不少人买粮,可也有的人苦苦支撑,觉得朝廷肯定不会不管他们的。
粮价消息飞涨的消息传遍了周围村镇,姜家村众人自然也都知道了。
镇上的粮变贵了,这不还有那些提前收了粮食的人家嘛!
他们把主意打到了这些提前收粮的人家身上。
恒荣家他们是不敢打主意,而且他家也只收了一半的粮食,想来想去最后他们就把主意打到了姜稚月家。
“姜秀才家往年都不用交赋税,今年又收了这几亩地的粮食,他家那几口人哪吃得完这么些粮食,要我说,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他就该帮衬着咱们点。”村头大树下站着的江虎子说着。
姜家村有姜姓和江姓两大住户,不过江姓的住户是后来搬过来的,还有个别其他姓氏的都是后来搬来的。
周围的人听他这样说就知道,昨天在姜家发生的事他应该还没听说,不然咋敢打这样的主意。
当即有人给他说道:“姜秀才家几个小子可不好惹,昨个那孙氏的娘家人过来想要点粮食,都被他们打走了,姜家那丫头也是厉害的,一脚把人都踹飞了。”
“咱村谁不知道那孙氏早就和她那娘家断亲了,但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